龙泉青瓷的烧造历史可以追溯至三国两晋时期(约3-4世纪),但其真正形成独特风格并进入成熟阶段是在五代至北宋初期(约10世纪)。从三国两晋时期时期算起,龙泉青瓷的烧造历史至今已有约1700余年。
- 起源与雏形(三国两晋至隋唐)
- 龙泉地区早在三国两晋时期已有原始瓷器的烧造,但工艺较为粗糙,尚未形成青瓷的典型特征。
- 成熟与兴盛(北宋至南宋)
- 北宋(10-12世纪):龙泉青瓷工艺逐渐成熟,釉色以淡青为主,器型古朴。
- 南宋(12-13世纪):因皇室南迁,龙泉青瓷迎来鼎盛。釉色发展为经典的“粉青”“梅子青”,釉质如玉,成为宫廷御用瓷器,并大量出口海外。
- 元代延续与明清转型
- 元代(13-14世纪):烧造规模扩大,器型趋向厚重,装饰手法增多(如刻花、贴花)。
- 明清(14-19世纪):因景德镇瓷器的崛起,龙泉青瓷逐渐衰落,但仍保持地方性生产。
- 现代复兴(20世纪至今)
- 1950年代后,通过考古发掘和工艺复原,龙泉青瓷传统技艺被重新激活,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》。
Hi, this is a comment.
To get started with moderating, editing, and deleting comments, please visit the Comments screen in the dashboard.
Commenter avatars come from Gravatar.